
朱宣人于1916年6月3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现宜兴市)。是我国著名的兽医病理学家、兽医教育家和兽医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兽医病理学教席上的第一位教授。
他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39年至1941年任中央大学兽医系传染病学和内科学助教,1941年至1944年任西昌技艺专科学校畜牧科兽医学讲师,1945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动物和人体病理解剖学和组织学、兽医微生物学、内科学与诊断学,194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至1997年,先后任兰州国立兽医学院病理科教授兼教务主任;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病理科教授兼教务处长、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委会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病理学教授、教研组主任兼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省人大常委、甘肃省副省长、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等职。曾兼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理事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要职。
朱宣人教授一生著作等身。曾主编和译著了《兽医科学与比较医学进展》、《家畜传染病学》、《家畜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上下辑)、《人和动物营养中的微量元素》、《普通兽医病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Ⅱ:炎症·肿瘤)、《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兽医:炎症·肿瘤)等著作十余部。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综述与研究动态30余篇、译文50余篇,发表教育与科技论文、报告等40余篇。
他一生潜心于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曾组织师生到甘肃河西,宁夏中卫、盐池等地,开展防治牛瘟、口蹄疫、骆驼锥虫病、羔羊痢疾等实践活动,取得了彻底消灭牛瘟和根除骆驼锥虫病的巨大胜利。40年代,在全英抗牛乳腺炎会战中,他通过研究发现了乳腺炎的致病因子,阐明了这些致病因子给乳腺组织和乳汁带来的变化,为诊断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1951年,他通过病理组织学检验,首次在我国羊群中发现了已在其他国家流行的传染性肺瘤样病。1981年在对河西地区马气喘病的研究中,在我国第一次证明该病主要是由普通嗜热放线菌、干草小多孢子菌和尘土中的硅酸盐共同引起的一种混合性尘肺,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