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甘肃农业大学师生第一时间关注大会动态,多渠道收看两会实况直播,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学习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表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校党委书记 赵凯
今年的全国两会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凝心聚力、增强自信的大会,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推进会。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了站位高远、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动员令。作为高等农业院校,我们将积极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结合农业强国、教育强国等战略需求,发挥思政强大引领力,以校园课堂、田间地头和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为育人主阵地,通过思想引领、课程创新、文化浸润、实践深化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教育学生立志做有强农报国理想、勇担乡村振兴重任、能走进乡土中国吃苦、肯为农业强国建设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和新时代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柴强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和科技工作的回顾和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高度重视。报告强调,要着力抓好 “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这为学校推进综合改革和“一流学科”建设等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农业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唯有苦干、实干,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们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瞄准农业科技“卡脖子”技术,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大食物观、智慧农业等领域,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国家种业振兴战略,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唐致刚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奏响了团结奋进的“春天序曲”。我校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和1名政协委员参加会议,我们备感骄傲。作为统战工作人员,我们将守正创新,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着力培养知农爱农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周军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为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信心。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印发,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彰显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学工干部,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积极参与教育创新,不断优化学生工作体制机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升工作效能,促进“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高校力量。
教务处处长 张文政
当前,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印发实施,将深化改革贯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部署,推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跃升。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纲要》以“八大体系”为基本结构,对“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从5个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作为高等农林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强化学校顶层设计、高位谋划思考、科学务实落实”,积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厚植师生知农爱农情怀,增强师生强农兴农担当;进一步深化新农科建设,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探索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有效途径,搭建基础平台条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升师生数字素养,趁势而上,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农林教育。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姚永鹏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这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强国战略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指引,我们对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我校研究生教育也必将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严格对标国家要求,深入落实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各项措施,持续推进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体系。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马晓杰
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征与重要驱动力。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根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2025年两会精神,我们应立足本土、面向全球,以国际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为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创造机会。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国际科研合作,组织教师参与国际科研项目,提升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稳步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认同,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尚明瑞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丰富价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带动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更多的可堪大用,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乡村振兴学院常务副院长 蔡立群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强调深化粮食稳产保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农村改革等重点任务。甘肃农业大学师生需要更加关注“数字乡村建设”与“种业振兴行动”,践行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智慧农业技术落地田间,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化乡村振兴领域教学改革,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人才,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贡献力量!
草业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牛奎举
作为一名扎根西部农林院校的青年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对全国两会教育议题倍感振奋。国家深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锚定了方向标。草学学科肩负着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在饲草种质创新、草原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创新型人才。支部党员师生将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把论文写在陇原大地上,用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草业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 李辉
教育一直是全国“两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个消息令人感到振奋。机电工程学院广大师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学院近年来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紧紧围绕甘肃省特色产业,开展智能农机装备研究,用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此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刘玉瑄
春雷醒万物,惊蛰萌新生,今年两会的时钟又开始拨动了,它拨动了春天的序幕,也拨动了新机遇、新动能、新起点。我们通过全国两会看教育,看到了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青春向党,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守正与创新是我要积极践行的,向上的时代是最好的舞台,我将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在干事创业中冲锋在前,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全体支部党员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终身课题,不负韶华和时代,接过祖国和人们交付在我们手中的画笔,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园艺学院党委书记 王雅梅
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如一声激昂号角,为教育领域指明方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印发,更是给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站在新起点,学院党委将满怀信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带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好乡村振兴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人文学院副院长 王晓梅
我对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两会”为教育事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特别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印发,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育中,我们将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科生教学中,将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上,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业、热爱农业,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侯庆丰
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我们收看了直播,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报告中关于发展教育的问题,让我们对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任务,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培根铸魂,用信仰的力量涤荡学生的心灵;深耕经典理论,不断用学术创新解答时代之问;积极谋划教育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理学院辅导员 常吉庆
全国两会盛大启幕,我对我国教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如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等,这些成就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也对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充满信心,坚信到2035年能够建成教育强国。我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农学院种子专业2024级本科生 祝小琳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引发高校学子热烈反响。青年学子高度评价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关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大会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擘画了清晰蓝图。我要自觉践行“两会”精神,通过参与科技创新、基层实践、志愿服务等实际行动,在专业学习中夯实本领,在时代浪潮中勇担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彰显新时代大学生与祖国同频共振的责任担当。
林学院林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 李睿卿
春雨润陇原,青山照丹心。全国两会擘画生态文明蓝图,林学青年锚定奋斗目标。作为新时代林学学子,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教育强国战略引领下深耕专业:课堂系统学习生态原理,野外实践提升专业技能。我们深知“三北”防护林需智慧管护,乡村振兴待生态赋能,我们誓将青春熔铸于国土绿化和“双碳”目标——既做探索环境治理的“生态尖兵”,更当服务“三农”的绿色先锋,以科学勾勒生态屏障,用创新驱动林业变革,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锤炼“把脉青山”的硬核本领,厚植“心系乡土”的赤子情怀。新时代,新征程,林学青年定以奋进前行呼应时代脉搏,让青春之我汇入美丽中国建设的磅礴浪潮,以“强国有我”的担当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 段晓倩
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从小切口入手,聚焦专业领域,脚踏实地开展研究,努力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不仅要追求学术成果,更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争取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我也期待国家能够进一步完善科研支持政策,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保障,让我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 杨军宁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教育公平”“优化职教体系”等举措,为青年成长注入强劲信心。教育公平不仅是资源分配,更是对每个奋斗者的尊重。从乡村教师轮岗到贫困地区专项招生,国家正以系统性改革打破地域壁垒,这让身处城市的我更珍惜学习机会,也激励我以行动回馈社会—参与支教项目、推广教育公益,用微光点亮他人的求学之路。站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起点,我深知青年肩负的责任。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扎实学习专业知识,锤炼实践能力,在职业教育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找准坐标,以奋斗之姿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