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教育的创新发展锚定了方向。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数智教育创新实践,并将2025年定为“教师数智素养提升年”。为进一步展现我校在教育数字化征程中的积极探索,党委宣传部推出“智启未来”专题报道,聚焦教师数字能力提升、智慧课程建设、AI大模型教学应用等关键领域,系统展现学校以技术创新驱动教育变革的探索成果,生动诠释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甘农实践”。本稿为系列报道一,主要采访了信息网络中心主任马彦图,介绍学校AI大模型部署及助力教学科研管理等情况。
在学校的智慧教室里,同学们正在通过虚拟仿真系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一位同学提出疑问:“不同光照条件下,作物光合效率会如何变化?”过去,这样的问题可能需要复杂的实验验证,但今天,他们只需调出DeepSeek多模态AI助教,输入问题,系统便迅速整合气候数据、植物生理模型和历年实验数据,生成动态可视化分析报告。
这正是学校依托DeepSeek等先进数智技术,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的生动缩影。自2025年1月15日DeepSeek正式上线以来,我校率先将其融入教学科研全链条,通过技术破壁,推动教育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跃迁,初步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应用生态,抢占教育变革新高地。
共擎:新生力创变
学校将2025年定为“教师数智素养提升年”。新学期伊始,学校就摁下了“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快进键”,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学校专业团队携手火山引擎、武汉览山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为期数月的技术攻关、应用实操、逆向推演与固化集成。
目前,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全面落地启用,可为全校师生提供基于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的公有云DeepSeek对话服务,支持通过信息融合门户和企业微信工作台访问。这是学校数智教育新跃迁,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创变探索。

助教:智能化教学
数智赛道、教学相长!日新月异的教育场域、教育形态和教育关系,对高等学校提升教育水平提出新的颠覆性挑战。
何以破题?学校坚持从打造更加智能化教学环境入手,开发智能教学助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实时生成课堂讨论与随堂测验,帮助老师更好地复盘教学成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这种智能化教学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信息网络中心负责人说,“即从统一教学到个性学习、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单向传授到互动共生的转变。”
助研:一站式智算
算力是当今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高校必备的硬实力。如何巧借人工智能算力,提升科研质效?
学校联合中国电信兰州分公司,上线一站式智算调度服务平台,完成了私有化蒸馏版DeepSeek、Qwen等大模型部署。模型可为师生科研项目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辅助科研人员进行文献综述、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等工作,提升科研效率和质量,让助研无处不在。

助学:甘农专属版
身处AI时代,信息化演进速度永远赶不上人们的刚需。
为满足师生AI应用需求,构建更加前沿的学习办公场景,学校定制推出“甘农专属版WPS 365”,深度集成DeepSeek R1大模型的“灵犀”AI助手工具包,在AI PPT、AI写作、AI搜索、AI阅读、AI数据分析等方面,为师生智能学习办公再添利器。
师生可通过http://ms.gsau.edu.cn免费下载安装使用,一键解锁、轻松搞定!

助管:AI辅导员
陪伴式教学、贴心式伴教,对于碎片化获取阶梯式进步的学子来说,最是刚需。
“请问大学生的评优选先有哪几类?需要哪些条件?”园艺学院孙瑜彤同学在宿舍打开手机,向校园新上线的“耘羲老师”发送咨询。不到10秒,“耘羲老师”就推送出完整的材料要求及类型。
这也是学校落实“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要求的具体创新实践举措之一。学校基于DeepSeek大模型技术,完成AI辅导员部署,覆盖学校信息融合门户、企业微信,支持7×24小时在线服务,并通过多重安全防护保障数据隐私。无论是日常咨询、事务办理,还是紧急求助,它都能成为得心应手的“全能校园助手”,为师生带来全新智慧服务体验,实现了管理服务与思政育人融合的数字化转型。

助跑:研学新平台
跳起来摘桃子,是面向激烈竞争最正确的态度。如何让学校研学“跑起来”?新建的研学平台正在担当这一使命。
学校依托研学AI+DeepSeek+知网收录文献的专业数据资源,部署了智能、精准、高效的研学平台,助力师生探索更数智化的学习科研之路,正在开启智能研学新时代。平台聚焦科研学习需求,打造三大数智研学模块:研学AI、我的知识库和论文格式检查。师生可通过电脑访问https://yjs.cnki.net/gsau获取服务。

作为全省“智慧教育标杆校”建设单位,学校致力打造省内高校教育数智化示范模式。面向未来,学校将深度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智能教学辅助、科研创新加速、智慧校园管理、学科交叉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等场景的融合使用,构建具有甘农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生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实践样板,为省内高校智慧教育发展培树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