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近期,学校举办了红色VR全景资源创意展示大赛。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红色陇原辅导员工作室承办,通过现代数字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共吸引全校36支团队参赛,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
大赛以“科技传承红色基因,青春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创新设置了“红色场馆我来学”“红色场馆我来讲”“红色场馆我来建”三个实践维度。各参赛团队深入挖掘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实地走访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运用VR全景技术生动再现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参赛作品不仅精准还原了红色场馆的实景风貌,更通过数字化叙事手段,让革命历史“活”起来,使红色文化“动”起来,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这次比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历史。”人文学院刘晓艳同学表示,“在制作VR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技术,更深刻感悟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这种将情感体验、情境建构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有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实现了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
此次活动是学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红色文化双进”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探索数字化赋能红色教育的创新实践。通过VR技术与红色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也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新思路。
获奖作品展播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作品一: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馆
参赛成员:刘晓艳、陈剑浩,张媛,王嘉玲,李佳怡(人文学院)
指导教师:张婧

作品二:会宁会师彪炳千秋 VR全景铭记历史
参赛成员:仇海龙、夏宇、徐亮、邓春玲、温世鹏(农学院)
指导教师:毛守发

作品三:红色记忆——兰州战役烽火岁月
参赛成员:夏雨帅、夏宇、马月茹、屈湘英、赵李航(农学院)
指导教师:薛子睿

作品四:《云叩林公祠:禁烟风云·虚实回响》
参赛成员:杨晨、赵慧琳、谢娟、吕希娟、赵妍(财经学院)
指导教师:李恒


作品五:张一悟纪念馆全景VR
参赛成员:张严、夏雨帅、夏宇、赵李航、李梦冉(农学院)
指导教师:温世鹏

作品六: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VR”
参赛成员:吴乐轩、朱家龙、张雪、何永霞(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朱昕晔

作品七:沉浸式七台河——VR全景瞻仰烈士陵园
参赛成员:李浩宇、石嘉、汪关鹏、李世勋、魏龙成(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孙港

作品八:血色浪漫——在张一悟纪念馆触摸甘肃最早的赤色心跳
参赛成员:赵浛池、杜梦怡、王延明、马步霄、林雨阳(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路建龙

作品九:星火陇原——VR重走革命路
参赛成员:董欣冉、万津铭、魏静博、魏莹、王媛(人文学院)
指导教师:李思涵

作品十:这盛世如你所愿——中山桥
参赛成员:吕文远、李佳衡、李亚琴、郭婷、吴盼盼(财经学院)
指导教师:张浩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