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色历史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7月15日至17日,在指导老师赵宁的带领下,由甘肃农业大学FOX光影工作室、校青年传媒中心所组建的“寻访、探忆、筑梦”调研实践团,前往中国艺术之乡——定西市通渭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参观学习调研。

寻访-传统文化-悦心国际书画村
7月17日,为了更加深入地感受通渭书画的魅力,实践团一行来到位于通渭县的悦心国际书画城。据了解,目前书画城已经驻有近300家书画名家工作室,一方面为众多的书画创作者和经营者搭建了一个集中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除了书画爱好者之外的更多游客提供了一个能直观感受书画艺术魅力的平台。在参观学习之后,实践团成员们也深刻体会到了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积淀和传承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这次参观学习中,许多作品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入了解和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法艺术以笔画为主,通过不同的笔法、字体和排版方式,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不同,让实践团成员更加欣赏和感受到了艺术的多样性。

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也深刻认识到了书法艺术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书法艺术需要专注和耐心,需要不断地练习和修炼。通过书法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加沉静和内敛,培养个人的耐心和细心,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传承中国书画文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书画城立身之根本,也反映了当今书法艺术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继承来的,许多书法家都是以继承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为己任。

探忆-红色基地-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走进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在高大的红军雕塑下,由带队老师赵宁上前敬献花篮,整理绶带,馆内全体人员脱帽躬身,并向革命先烈们致以崇高敬意。随后,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参观了毛泽东曾经住宿过的校长办公室和红军领导人住宿过的农家小院,全面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过境通渭的历史画卷,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为红军长征找到了落脚点的壮丽史诗,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真理的无畏探索精神。



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榜罗,这块古老的土地如今生机勃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81年过去了,红军长征的足迹印在了榜罗这块红色的热土上。今天,榜罗人民踏着红军的足迹,高举红军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书写着壮美的诗篇。
筑梦-乡村振兴-常河山楂小镇
7月16日,实践团跟随定西市电视台的记者们一同前往福兴德山楂园接受采访并学习。常家河山楂小镇以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为建设投资主体,规划布局建设常家河景观游览带,文化休闲体验环线,德源祥产业园和万亩山楂园,建成集农业林果、畜牧养殖、生产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文旅小镇。


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常家河山楂小镇以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为建设投资主体,规划布局建设常家河景观游览带,文化休闲体验环线,德源祥产业园和万亩山楂园,建成集农业林果、畜牧养殖、生产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文旅小镇。常家河产业园玉木耳栽培基地隶属于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实践团成员们在负责人马叔的带领下实地感受园区果蔬采摘,并与当地农户交流种植经验。


进入福兴德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温室物联网系统大屏,显示着各种植棚内的环境条件。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依次进入棚内,进行参观学习。时至午后,实践团前往珍禽动物养殖园,在常老师的介绍下游园参观,见识到许多珍禽异兽,了解了该园的发展历程。一路上行至龙珠台,俯瞰整个山楂小镇,白天所行之处尽收眼底,是常家河最靓丽的风光展现。

在这次实践中,实践团的同学不仅增长了眼界,且学到了一定的受益于自己的知识。经过此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践团更加深刻感悟到在通渭这块博大深厚的黄土地上,积淀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最令人感动和震撼人心的是那些叠印着红军长征足迹和洒满烈士鲜血的革命遗迹。
作为中国青年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继续走好新的长征路。同时,实践团也明白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是惊涛骇浪阻挡在前方,所以在当今时代尤其需要汲取红色精神的力量,借鉴历史优秀文化,才能创造出更加完善,更加繁荣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