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6月1日,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举办了2024年科技周活动。
5月26至31日,实验室共享平台技术人员组织开展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培训活动。期间,甘肃农业大学附属中学120余名师生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简要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概况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带领大家参观了显微镜观察室、液相色谱室、功能基因挖掘实验室和马铃薯育种实验室,并向同学们讲解了显微镜技术及原理、液相色谱技术等大型精密仪器的操作原理和应用范围。以“马铃薯的故事”为题进行了科普知识宣讲,通过挂图讲解、实物展示、示范马铃薯薯条的制作工艺流程,帮助同学们了解马铃薯的起源、育种、种植、收获和加工的过程,探寻马铃薯的前世今生,揭秘孩子心中“为什么快餐店里薯条更好吃”的困惑。同学们与实验室科研人员现场交流,表现出了对作物和生命科学的极大兴趣。
5月27日至29日,实验室组织全体科研人员赴庆阳市镇原县参加全省旱寒区冬油菜扩面积提产能观摩会。甘肃省科技功臣孙万仓教授作了油菜育种进展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油料扩面积提产能和单产提升”开展座谈交流,现场观摩“陇油27号”油菜新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情况。会议期间,团队成员马骊副研究员为庆阳市宁县农业技术人员,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60余人开展油料作物高产种植技术培训。
通过开放周活动,让科研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研究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推广农业新技术,激发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精神。同时,为大众开启了一扇接触前沿农业科技的窗口,坚定大家对农业科学和技术探索的热爱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