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建设。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甘肃省乃至西北寒旱区作物抗逆种质创新和生产系统调控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为发挥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公共研究平台作用,促进对外合作交流,推动干旱生境作物学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实验室建设方针,根据实验室开放基金设立的相关规定,现发布“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面向校内外研究人员接收开放基金课题申请。
一、开放基金课题重点支持领域
1.作物抗逆丰产、品质性状基因发掘
针对干旱地区作物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系统开展抗逆、高产、品质性状的综合鉴定与评价,解析重要性状的分子遗传规律,揭示抗逆、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因调控网络,为干旱生境作物优异种质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重点开展:①作物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②重要性状基因的定位和挖掘;③重要性状基因功能与调控机理解析。
2.作物抗逆、优异种质创新与品种培育
针对西北旱区主要作物,通过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开展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的研究。重点开展:①作物抗逆重要性状基因位点鉴定;②作物抗逆种质创新;③作物分子设计育种;④作物品种选育及应用。
3.干旱生境作物生产系统抗逆增产调控
集成干旱生境作物生物学基础研究、种质创新与新品种改良研究成果,揭示干旱生境作物资源高效利用、品质提升的生产系统调控机制,建立信息化、综合化的精准调控对策。重点开展:①资源高效利用生理机制和调控途径;②种间互作抗逆增效生理生态机制;③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理与调控;④生产系统精准调控机制与模拟。
二、资助类别
本次开放基金课题拟资助类型分为四类:
1.Ⅰ类基金课题:每项资助15万元,共资助4项;
2.Ⅱ类基金课题:每项资助10万元,共资助5项;
3.Ⅲ类基金课题:每项资助5万元,共资助7项;
4.软科学课题:每项资助5万元,共资助1项。
三、申报人要求
1、课题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特别鼓励有前期研究基础并已经发表有国际影响力期刊论文的青年科研人员申报。
2、鼓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申请,本校在读博士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可申报Ⅲ类基金课题。
3、正在实施实验室开放基金,或者前期主持但未按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要求结题的申请人不予资助;已经按照基金管理办法完成研究任务,且经过实验室验收的课题主持人可参加新一轮申报。
4、校外人员需要与甘肃农业大学固定研究人员合作申报。
五、经费管理
1.开放基金课题经费可用于支付课题的实验材料费、测试/计算/分析/加工费、差旅费、出版/文献/信息费等,课题经费不设劳务费。
2.经费分两次拨付:课题申请人在收到资助通知之日起,即可获得总资助额的60%;待有一篇研究论文发表(或录用)后,再拨付剩余的40%经费。
3.获资助的校外人员课题经费在实验室内由课题负责人安排使用,报账须甘肃农业大学的合作研究人员签字。
六、考核要求
1.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时,必须以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若第一完成单位有多个并列单位时,实验室须列为并列单位中的第一个。中文署名规范为: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英文署名规范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ridland Crop Scienc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对于专著、获奖、申请专利或进行技术转让的研究成果,处理原则同上。
2.开放基金课题侧重支持基础研究,要求研究成果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并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Ⅰ类项目需要在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论文1-2篇。Ⅱ类项目研究成果需在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2篇创新性论文;Ⅲ类项目的研究成果需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1-2篇创新性论文。软科学课题需提供产业发展与政策决策报告1份。
3.开放基金课题须为第一资助课题,其发表论文应注明: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开放基金课题资助(编号XXXX),英文为:Research Program Sponsored by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ridland Crop Science of China (No.XXXX)。
4.申报课题其它事宜严格遵照《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附件1)执行。
六、申报程序
1.请申请者认真撰写《2024年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附件2),提交纸质材料一份及电子版。
2.申请书受理截止时间:2024年7月31日。
3.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牛老师(伏羲堂N404)
联系电话:0931-7631850
邮箱:niuyn@gsau.edu.cn
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年7月9日